摘要
2015年8月28日,以“建筑不老,遗产永恒”为主题的我国首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为期3天的博览会包括行业展览、学术论坛、现场活动三大主要内容,受到各方关注。
参展单位集中展示新型保护技术
前来参加会议的70多家代表性机构中,既有建筑遗产保护领域骨干企事业单位、各地遗产保护机构,也有材料设备专业单位、高新技术应用单位,分布在保护案例展、技术工艺展、材料设备展、高新技术展、书刊媒介展五大展区。
在博览会上,70余家参展单位带来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经典保护案例,包括“新材料”的运用、“数字化”的手段、“重监测”的过程等。澳大利亚材料公司GUARDIT带来可作为高腐蚀强酸的替代品的“绿酸”,同济大学带来将高效清洗材料与膏状清洗材料整合于一体的清洗膏,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则联合开发石质文物微生物灌浆技术……这些都代表了未来文物修复材料运用的新方向。放眼望去,数字化技术在石窟、墓葬、古建筑、彩塑壁画等保护中作用日趋显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侯卫东就我国世界遗产监测工作向记者介绍:“现在用于环境监测的设备已突破了单机记录、人工导出数据的限制,开始进入自动采集、实时监控、多传感器一体化的时代。”
主旨报告、学术论坛等观点云集
博览会开幕式后的“重头戏”是单霁翔的主旨学术报告——《走中国特色的古建筑保护之路》。在回顾了中国文物保护理念发展历程,讨论了包括应县木塔修缮、长城维修等众多备受关注和争议的案例之后,他以丰富的数据和完善的体系,详实讲述了北京故宫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展示与利用方面面临的挑战及策略。他指出,与欧洲砖石建筑大为不同,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居多,中国建筑遗产的保护要有“中国特色”。
博览会期间,主题为“优秀建筑保护利用案例探析”、“建筑遗产保护中的高新技术应用”、“砖石类建筑保护技术”和“砖石类遗迹的考古研究与保护”的4场重量级国际学术论坛,介绍了建筑遗产保护理论、技术研究和设计、施工实践等最新的进展与动态。
同期举办的2015(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暨中国名城委华东片区会和主题为“上海抗战遗址保护技术座谈”、“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实录丛” 首发式的2场现场活动也观点丰呈,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诸多精彩的建议和意见。
体验工匠技艺
为了让公众亲自体会文化遗产的修缮技艺,展会特设区域为观众提供了遗产修缮技艺手工操作机会,包括彩色玻璃修复、灰塑捏制、油饰彩绘、木构件修复等,试图让每一位有兴趣的观众都能体验一把传统工艺的惊喜。
在互动体验区,微缩明式家具工艺传承人陈国增更替着手中的锯子、锉子、刨子等工具,以小叶紫檀、黄花梨为原材料,现场展示家具制作过程,引来不少观众围观。陈国增告诉记者,此次现场匠人的互相交流让他大开眼界,很多观众也都驻足观看。
“走读”亲近城市
首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组委会还与稻草人旅行社合作,为展会量身定制了“上海经典建筑走读活动”,带领市民领略马勒别墅、荣氏老宅、静安寺等上海的优秀建筑遗产。5场“短途旅行”吸引了近350人参与,领队杨先生表示,相较于博览会的学术性,“走读”活动以建筑故事为主、兼顾建筑知识,深受市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