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实录 | 学术论坛五 : 石窟保护技术与新数字应用

图/论坛现场 摄影/陈凯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组织的“石窟保护技术与新数字应用”论坛于11月2日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是第三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举行的同期学术活动,邀请了来自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大学、北京天铸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石窟研究单位、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科技公司的多名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分享石窟保护、新数字技术最新应用案例,共同促进石窟保护传承事业的发展。

论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主任孙英民主持,邀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文物保护处副处长姚丞讲话。

图/主持人 孙英民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主任 摄影/陈凯

姚丞处长在讲话中回顾了建国后在国家高度重视下,石窟寺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石窟寺保护与展示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石窟所面临的水害侵蚀、岩体失稳及石雕表面风化等主要病害,仍缺乏真正有效的保护手段;第二,部分窟檐建设缺少美学指导,争议较大;第三,石窟保护工程前期勘察不足,过度加固等现象较为严重;第四,石窟的价值研究不够深入,展示手段单一。姚处长在剖析过问题之后,指出今后需在四个方面加强重视:第一,要注重石窟保护的多学科融合;第二,要加强石窟价值研究;第三,要聚焦石窟本体保护;第四,窟檐建设要注意对本体的尊重,要慎重实施。

图/姚丞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文物保护处副处长 摄影/陈凯

第二阶段分上下半场,分别由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黄继忠、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余江宁主持。

图/主持人 黄继忠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 摄影/陈凯

图/主持人 余江宁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 摄影/陈凯


我国石窟壁画保护理论与实践探索

汪万福  敦煌研究院

图/汪万福 敦煌研究院 摄影/陈凯

汪万福老师在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我国石窟壁画保护七十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的剖析,阐述我国石窟壁画的特点、保护程序和技术工艺,旨在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同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敦煌石窟壁画保护为例,总体上经过从上世纪40年代的看守防护时期的“不偷不盗”、“不塌不漏”,到60年代抢救性保护时期的“先救命,再治病”,至80年代的科学保护时期“究病理,治根本”,以及至21世纪初预防性保护理念时期的“险情可预报,防护可提前”的过程。从保护工作程序上,由最初的“发现病害-直接加固修复”的过程逐步转为“发现病害-分析病害成因-实验室研究试验-现场试验-加固修复-效果评估”的全过程。对典型的石窟空鼓病害壁画的保护技术经过“边沿加固—揭取回贴—十字铁板锚固—十字有机玻璃板锚固—灌浆结合锚杆锚固加固”的发展演变,以及对石窟壁画酥碱病害保护技术从最初的“酥碱病害壁画渗透加固”到“多次脱盐加固”,发展至“壁画修复的全部介入材料需进行脱盐处理”的技术高度,基本做到全过程的科学控制,确保壁画保护修复质量。

图/发言人PPT


乐山大佛地层岩性与渗水病害特征研究

孙博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文保中心

图/孙博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文保中心 摄影/陈凯

孙博老师在报告中介绍了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文保中心和乐山大佛管委会应用多种新技术对乐山大佛的地层岩性与渗水病害进行的研究分析,这些研究为乐山大佛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针对渗水病害,首先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大地自然电场法对胸腹部区域岩体内含水率分布及浅表层水分的运移进行检测;其次在国内石窟寺病害勘测中首次使用采用荧光碳点示踪法对岩体内部渗水来源及路径进行判别;同时在大佛本体布设光纤式渗压传感器对大佛胸腹部渗水规律进行研究。

图/发言人PPT


微环境与石质表面病害发育关联性的探讨——以潮湿环境下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为例

张可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岩土文物部

图/张可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岩土文物部 摄影/陈凯

张可老师在报告中指出,不可移动石质文物病害发生的客观诱因主要来源于所依附的地质体和所保存的微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微环境联动本体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是石质表面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不同的保护研究和实践中,不断从勘察和监测指标中,梳理和总结微环境因素与石质表面病害发育的关系,对于准确的厘清重点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采取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措施等,无疑具有指向性的作用。

图/发言人PPT


龙门石窟万佛洞观世音像数字化虚拟复原

于楠  北京天铸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图/于楠  北京天铸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摄影/陈凯

于楠老师在报告中分享了龙门石窟万佛洞前室观世音造像的虚拟复原项目,首先对万佛洞及其前室观世音造像的历史背景及意义进行了阐述,梳理了造像的年代、形式、风格以及雕塑手法。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该项目将历史文献、三维数字化技术、雕塑、颜色检测及石质分析技术相结合,融内容、技术、艺术为一体。此外,还重点对技术路线进行了多轮推敲和论证,特别是计算机虚拟技术,真正做到科技领军、学术筑基的数字化复原项目,形成一整套的虚拟修复保护方法。数字化虚拟复原具有不接触文物本体、修复可逆性的优势,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图/发言人PPT


云冈石窟的数字化历程与发展愿景

宁波  云冈石窟研究院

图/宁波  云冈石窟研究院 摄影/陈凯

宁波老师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云冈石窟的数字化历程,从2003起,经过10多年的探索摸索,云冈石窟逐步形成了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为主的数字化采集方法。以“科学记录、融合翻译、智慧发展”的理念引领数字化工作,有效支撑了石窟档案管理、考古研究、科技保护、管理开放和弘扬展示的工作。

在解决了高浮雕石窟数字化采集的难题后,会形成巨大的石窟数据库,成为石窟数字化的核心价值,而如何依托先进计算能力将数据利用起来,让各种数据关联、产生价值,在更广范围内服务文物保护相关工作,将会成为现今阶段主要工作。

石窟数字化将经历——文物在数字世界重建的数字化,各种数字化数据互联融合的信息化,以及依托先进计算、Ai技术的智慧化——三个阶段。

文物保护、考古研究等“实工作”和以“虚拟展示”、“虚拟修复”为代表的数字化“虚技术”将会为石窟事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图/发言人PPT


关于石窟寺数字化记录和再现的二个问题
——以龙门石窟古阳洞的工作实践为例

李志荣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图/李志荣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摄影/陈凯

李志荣老师认为,数字化技术引入石窟寺领域已近20年,经历了大约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决石窟寺传统考古测量问题的引入阶段,几乎全部的石窟寺研究机构都参与了这一阶段。报告中以重大社科基金项目——须弥山石窟考古和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石窟寺考古中3D数字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这两个案例,探讨数字化介入条件下石窟寺考古的方法论和学科融合之道。第二个阶段是当前数字化记录不仅应用于石窟寺考古工作,而且其成果走上面向公众的“再现”道路。以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为代表,通过再现使其承载的文明可以“走遍”中国和“走向”世界。第二个阶段的发展,事实上证明了当前数字化石窟寺记录技术及其成果已经达到了可复原的水平,这也正是石窟寺考古记录达到理想水平的标志。同时,在石窟寺3D打印再造中的“原真”问题也引发了各种讨论,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石窟寺数字化的根本目标和3D打印技术应用于石窟寺“再造”的根本目标是否切实符合文物保护的价值体系。

李志荣老师在报告中呼吁石窟寺数字化成果的考古学回归,尽快以传统和数字形式编辑出版新体例下的石窟寺考古报告,持续完成石窟寺档案升级,为管理、保护、研究、利用打下坚实基础。深入实践,直面数字化公众呈现领域各环节的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建议石窟寺管理研究机构、数字化打印机构、高等院校、文创企业等应联合制定石窟3D复制标准,使之科学地满足各种层级需求,并纳入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范围,保障国家文物数据安全和全民共享有序实现。报告最后介绍了龙门石窟古阳洞五座像龛的数字化记录和3D打印工作的最新成果,并对未来数字出版形式的考古报告提出设想。

图/发言人PPT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石窟寺数字化保护中的实际应用

天宝公司 李跃明

图/天宝公司 李跃明 摄影/陈凯

李跃明老师的报告从技术原理入手,结合国内外多个数据案例,解析激光扫描这种对象无损技术的各种特性,以及常见认识误区;分析其与目前当红的倾斜摄影实景模型技术的差别与应用结合点;阐释“边缘效应”、“圆角效应”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介绍如何以正确一体化的工作流程最大地发挥三维扫描技术快速和精确的优势,以更高的效率和速度获得完美可靠的、满足“修复如初”的数据成果。同时介绍基于点云的形变检测分析技术,分析病害趋势,做到心中有数,实现预防性保护。

图/发言人PPT

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做好石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传承工作,是石窟保护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论坛通过“石窟保护技术+新数字应用”的对话,对新时期如何解决石窟保护技术面临的瓶颈,加强科技应用,深入挖掘石窟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度的研讨和交流,对未来石窟保护技术及新数字应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龙门石窟研究院  高俊苹

更多博览会同期学术论坛请继续关注HPI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与您分享现场精彩内容!

  • “保护传承·科技赋能·人民共享”——2023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将在苏州举办
  • 10月26日-28日,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将在苏州举行!
  • 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

协办单位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专委会
  • 查看更多

支持单位

特邀支持

  • 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
  • 中国光大银行苏州分行
  •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
  •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
  • 查看更多

支持媒体

  • 《中国名城》
  • Built Heritage
  • 《建筑遗产》学刊
  • 中国文物报社
  • 查看更多

Copyright上海建为企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7858号-7